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观杰中队”荣誉旗帜在天安门前庄严通过。这支以英雄名字命名的中队,与一江山岛战役有着怎样血脉相连的关系?今天,让我们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英雄之名:观杰
观杰,原名石永仙,1921年出生于浙江上虞。1938年,年仅17岁的他胸怀报国之志,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42年,观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优秀的指挥员。

1944年7月,时任指导员的观杰在与伪中央税警团教导第一总队的激烈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作战,最终壮烈殉国,年仅23岁。

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他生前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观杰中队”。这面浸透鲜血的战旗,已成为英雄连队的精神图腾。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到国际维和行动,这支英雄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加过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和一江山岛战役等著名战役。尽管部队番号多次变更,“忠诚向党、忠勇顽强、忠贞不屈、忠实担当”的“观杰精神”却代代相传。
战一江山:登陆突击的锋利尖刀
1955年1月18日,一江山岛战役打响。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此时,“观杰中队”作为20军60师178团3营9连,再次肩负起艰巨的攻坚任务,与其他连队共同攻占北一江山岛。
登陆点地形险峻,敌军暗堡火力点密布。9连的官兵们铭记英雄之名,发扬“观杰精神”,与友邻部队密切协同,勇猛突击。他们采取分组突击、爆破攻坚等战术,迅速撕开了敌军防御阵地缺口,为后续部队攻占北一江山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场战斗中,178团3营9连的战士们用鲜血诠释了“观杰精神”的传承。
血脉传承:从抗日战场走来的英雄中队
一江山岛战役后,“观杰中队”继续保持着英雄本色。
尽管番号随着军队改革有所变化,但“观杰精神”一直在这支队伍中传承。他们始终保持着优良的战斗作风,在各项任务中表现出色。

2015年、2025年,“观杰中队”荣誉旗帜连续两次入选“九三”阅兵英模部队方队,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这不仅是对这支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英雄部队的最高致敬,更是对观杰烈士的最好告慰。
从1944年的抗日战场到1955年的一江山岛战役,“观杰中队”的精神薪火相传。如今,当“观杰中队”的旗帜再次飘扬在天安门前,我们不仅看到了一支英雄部队的荣誉,更看到了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传承,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2015年9月3日,“观杰中队”英雄旗帜接受党和全国人民检阅。
致敬观杰烈士!
致敬“观杰中队”!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