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动态

INFORMATION

陵园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陵园动态 > 陵园动态

“老战友,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们了”

    d1c9db51a6375e4dfe370dd508aaf03c.jpg

     4月3日上午,在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94岁的老兵王树芝站在安葬老战友的烈士陵园墓道前,轻声呢喃,“老战友,我来看你们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来看你们了……”


    今年正值解放一江山岛70周年,尽管年事已高,但王树芝依旧坚持要再来一次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因为这里安息着他最亲密的战友。在家人陪同下,王树芝从新疆尼勒克县出发,跨越4900多公里,耗时60多个小时,终于抵达椒江。


谈到牺牲的战友时,老人落泪了



王树芝1931年出生,如今已经94岁高龄,大半时间都生活在新疆尼勒克县。上了年纪后,他时常呆坐在房间,抚摸着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眼眶微红,陷入回忆。

1945年,个子还没有枪高的王树芝和几名同乡一起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他主要负责站岗放哨。后来,游击队被收编,王树芝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图片

而后,王树芝跟随部队转战到大西北,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抗美援朝、解放一江山岛等大大小小数10场战事。每场战役中,王树芝和战友们都浴血奋战、英勇杀敌。

战争,残酷而无情。王树芝身边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倒在战场,永远离去。他记忆犹新,在解放一江山岛登陆战中,自己所在部队牺牲的战士岁数最大的35岁,最小的年仅18岁。战斗结束后,他所在的排只剩寥寥数人。

图片

“团长牺牲那天,正是他女儿出生的日子。还有一位战友牺牲时,孩子仅3个月大.……”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谈起残酷的战斗场面,王树芝情绪平稳,语调平和。但谈到牺牲的战友时,他却落泪了。彼时,王树芝任步兵60师178团工兵连排长。

战争结束后,王树芝主动请缨到偏远且条件艰苦的边疆工作,为建设强国贡献力量。70多年弹指一挥间,但那些与战友们在硝烟中共同度过的岁月,始终是他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牵挂了大半辈子,他想再来一次



2005年,王树芝和他的老伴乘坐了5天5夜的火车,从新疆尼勒克县赶到椒江,参加解放一江山岛50周年纪念活动。

2018年,怀着对牺牲战友的思念之情,王树芝带着老伴、小儿子夫妇,再次长途跋涉来到一江山岛烈士陵园,缅怀战友。

图片

看着烈士英名墙上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仿佛又浮现在他眼前。同时,他耳边好像又响起了枪炮声、冲锋号声以及战友的喊杀声。

王树芝女儿王雅萍告诉记者,他们兄妹几人儿时经常依偎在父亲身旁,听他讲解放一江山岛的故事、党员的故事。长大后,他们也开始学习党史,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心中热血澎湃。

图片

“老兵们不屈不饶、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代代相传,激励着我们在工作岗位发光发热。”王雅萍表示。

今年恰逢解放一江山岛70周年,王树芝又萌生了看望战友的念头,家人们都十分支持。“父亲年纪渐长,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大不如前,以后可能很难再长途跋涉赶路了。”为了不让王树芝留下遗憾,王雅萍等人于3月中旬就开始规划行程了。

图片

王树芝一行8人,从尼勒克县坐班车到伊宁市火车站,再搭乘火车赶到乌鲁木齐,随后换乘火车前往杭州,再包车赶往椒江,历时60多个小时。

4月3日上午9时30分,他们终于如愿来到了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因为老人年事已高,无法上山,只能由儿女上山代为祭奠老战友。

祭奠结束后,王树芝和家人将在椒江停留两天,走走看看,细心感受这座英雄城市的别样魅力。



转载改编自望潮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