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歌》系列
背景介绍
如今,距离一江山岛战役已经过去了69年,曾经的战士们或黄土埋骨,或青丝成雪。为抢救性记录参战老兵影像,还原真实历史,自2019年起,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启动《英雄之歌》老兵口述史系列纪录片拍摄,目前完成三部纪录片制作,正在拍摄第四部纪录片,共采访拍摄了94位参战老兵。
2023年9月,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写信人是一位88岁的一江山岛战役参战老兵,徐开尧。他随信寄来了自己的回忆录,并附上联系方式,请我们以后有活动务必通知他参加。于是,此次拍摄,摄制组特地来到上海,赴徐老的一年之约。我们也因此知道,从水兵到高级工程师,徐老为新中国的发展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徐开尧
1935年出生于上海,1950年12月入伍,华东海军第六舰队西安舰信号兵,曾参加一江山岛战役,1957年退伍,高级电子工程师。
战前纪事|不知道要打一江山岛
1950年12月,在上海民国中学念书的徐开尧响应政务院号召投笔从戎,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被南京海军联合学校录取,学习信号通讯。1952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华东海军第六舰队西安舰。
1954年底,徐开尧和第六舰队的四名同志奉命到华东海军司令部报道。他们从上海赶到宁波,每人被分配到一艘船上,领导给他们布置的任务是协助船长或陆军同志熟悉海上通信,组织多艘船艇编队航行,相互之间通信联络以及各种队型的变换。
“当时就知道参加演习,根本不知道要打仗了。”徐开尧说,他们在宁波穿山港和大、小猫山岛经历了4次联合军事演习,始终以为只是日常训练,根本不知道自己将要去战斗。
1955年1月16日,所有人员被召集到一起开了一次誓师大会。会上,海军舟山基地政委李志明作动员讲话,正式宣布解放一江山岛的作战命令。徐开尧负责3艘船的通信联系,并与指挥艇保持联系。
战斗纪实|俘虏两个国民党军
“当年有幸歼一江,永世难忘战友情。”回首往事,徐开尧在自己的回忆录开篇里这样写到。1955年1月18日12点15分,徐开尧清楚地记得这个时间,他作为登陆部队第一梯队,从头门山岛出发前往一江山岛。
接近一江山岛时,徐开尧受命发出了航行队由纵队变为横队的命令,转为战斗队型。同时,南昌舰和济南舰留在一江山岛和大陈岛之间,准备截断大陈蒋军舰艇的攻击。
下午14点30分,登陆艇在北一江山岛靠岸,舱门打开,登陆步兵迅速冒着敌人的射击冲上岛。徐开尧的任务已经完成,但仍凭着一腔热血,在枪林弹雨中一遍遍往返滩头和登陆艇,把艇上的弹药往山上送。
就在此时,他看到一个国民党兵举着双手向他走来。此时他两手空空,毫不畏惧,大喊一声“不许动!”一个箭步冲上去将他压倒在地。忽然又有一个国民党兵向他跑来,徐开尧心里一惊,“要去见马克思了。”待走近后,才发现这个国民党军也举着双手。艇上的其他同志及时赶到,把他们押到了艇上。
下午5点,徐开尧所在的舰艇载着伤员和俘虏慢慢随退潮返航。此时黑暗已笼罩海面,舰艇上的战友纷纷朝空鸣枪庆祝胜利。
战后故事|牺牲的战友马同德
到了海门,徐开尧第一时间去寻找第六舰队的四名战友。他们也在找他,见了面大家很激动,开玩笑说:“你还活着啊,马克思不要你吧。”但是找了一夜,还有一位叫马同德的战友没找到,大家的笑容渐渐消失,有了不祥的预感。
第二天,终于有人建议到安放牺牲同志的地方找一下。在那里,他们见到了被白布裹着的马同德遗体。掀开白布,马同德闭着眼睛,好像睡着了。他的腿上有包有带着血渍的白布,鞋底有一排子弹的痕迹。
“我们猜他是先被打伤腿,坐下包扎时,再被击中脚底。”徐开尧说,信号兵的位置一般在舰艇顶部,空旷显眼,很容易被敌人当场目标。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大家还是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战后,徐开尧被评为二等功,奉命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讲话。这篇讲话稿的原稿,他珍藏了一辈子:“我们能够解放一江山岛,也就一定能够解放祖国领土台湾,我们能够击沉蒋贼‘太平号’和‘洞庭号’军舰,也完全有力量痛击和消灭敢于阻挡我们解放我国领土台湾和侵犯我国领海的敌人,如果敌人敢来侵犯,我们就坚决地把它埋葬在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