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动态

INFORMATION

陵园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陵园动态 > 陵园动态

一江山岛战役老兵口述史符景祥:测绘员为大炮“导航”

一江山岛战役老兵口述史符景祥

测绘员为大炮“导航”

 

符景祥

江苏常州人,1935年出生,1951年入伍,一江山岛战役时任2060师炮兵340团测地排班长


图片2.jpg


 本次采访的这位老战士符景祥,我曾经在一江山战役相关书籍中见过他写的测绘经历。文章配图是他当时的照片,穿着军装,年轻英俊的脸上带着笑,意气风发。当见到他时,他已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风烛老人。但当讲起往事时,符老双眼再次有了神采,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测地班长。


 图片3.jpg


从朝鲜战场到浙东沿海

193512月,符景祥出生在了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比当时大多数人幸运的是,他家是开印刷店的,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足以温饱。1951年,16岁的符景祥响应号召应征入伍。青涩少年第一次离开家,就要远赴万里外的异国他乡,第一次走上战场,就是参加异常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当时在部队,还有许许多多像符景祥一样的新兵。


 图片4.jpg


坐火车到达东北,再跨过鸭绿江后,符景祥跟随部队白天休息,晚上行军,一晚上走120里路是日常。一开始这群新兵对战争没有概念,第一次远远看到美国飞机扔下的炸弹爆炸,他们还以为是有人在放烟花,直到走到宿营地,看到被炸死的战友遗体,他们才明白战争的可怕。


徒步走了31天,他们终于到达了主力部队所在地。符景祥被分配到炮团,靠着战场缴获的几门炮,初步成为了一名炮兵。


 图片5.jpg


1952年,符景祥从朝鲜回国,系统地学习了军用地图的测绘知识。那一年,中央军委已经开始筹划解放东南沿海。时任测地排班长的符景祥被调到浙东沿海,为炮兵提供作战用的地形图。


测绘地图为炮兵“导航”

为战备需要,测地排走遍了浙东沿海的天台、黄岩、海门等地,一步一步丈量,绘制了符合标准的测绘地图。


 图片6.jpg


“大炮实际上是瞎子,通常情况下大炮是不能直接瞄准目标的,必须通过测量和计算,求得炮击诸元,才能实施射击。”符景祥说,当测地排把千辛万苦完成的测量成果传达给炮兵时,却遭到了冷遇。一些炮兵对他们的成果不怎么重视,甚至有的人干脆就不接受,认为这群“知识分子团”是瞎指挥,让他们非常尴尬。


事情在不久之后迎来了转折。19546月,头门山炮兵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对一江山岛进行炮击。在正式开始前,团指挥所命令炮兵先进行试射。按照测地排提供的数据,试射的第一发炮弹就命中了目标。指挥所怀疑是碰巧,命令再试射一发,第二发子弹再次命中,极高的命中率震惊了指挥所。由于试射非常成功,指挥所命令所有大炮根据测量结果全面轰击一江山岛。


 图片7.jpg


此时的符景祥因为吃了海水做的饭食物中毒,非常虚弱,在炮击开始前,被两名同志护送到了指挥所。“这是我这辈子看过最好看的电影。”符景祥说,那么多大炮,在半个小时内向一江山岛倾泄了800多发炮弹,是让他永生难忘的场景。最主要的是,这场炮击摧毁了敌人许多工事,打击了敌人的士气,大大提升了炮兵对测地排的信任。这个结果,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嘉奖。


在一江山岛战役中,炮兵群对一江山岛进行火力打击,为登岛部队创造了有利条件。战役结束后,符景祥荣获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