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动态

INFORMATION

陵园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陵园动态 > 宣教活动

故地重游,往事涌心——纪念馆观后感

   2007年11月初,省民政厅组织离退休干部赴台州观光旅游,重点瞻仰了在椒江的“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这座纪念馆是近年建成的,馆内陈列着许多资料、图片、实物,还用了声、光、电的展示手段。讲解员讲解形象、生动,让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倍受教育。对我来说,则更多了一层意义。五十多年前我在这里亲身参加过这次战争的后勤支援工作。这次故地重游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历历往事,一件件、一桩桩涌上心头。1954年末,中央决定解放浙江沿海的一江山岛,拔除这个阻碍我海上交通、严重干扰人民生活安定的钉子。为配合我军作战,浙江省人民政府于同年11月12日下达命令,成立“浙江省人民政府黄岩支前办事处”,任命温州专署副专员徐寿考同志为主任,省民政厅优抚处副处长方建烈同志为副主任。下设动员、供应、联络三个组。工作人员由省级有关部门调配。办公室设在路桥百货公司楼上。主要任务是,在省政府领导下,负责督促协助有关县、区进行民力动员、物资供应及军政联系等事宜。11月18日,省还在黄岩召开了有关市、县领导会议,布置任务,决定从19日开始工作。我有幸受省民政厅派遣,具体担负民力动员工作。到岗后,与当地政府一起工作,在黄岩至海门(现椒江)公路沿线的乡、居委会里组织担架队,在黄岩、临海两个渡口交通指挥,随时准备协助部队救护伤员,装卸军用物资,保证军车畅通。

    1955年1月18日早晨,驻海门的陆海空军联合勤务部突然驶来一辆吉普车,停在我们办公室的路边。一位参谋下车告诉我们:今日部队有所行动,预案有两个:气象条件好,就开打;气候条件不好,如有大风浪,只做一次演习。据气象预报,今天是晴朗的,打的可能性大。要我们立即派人随车去黄岩、临海,告诉当地政府做好应急准备。正当我们车驶到黄岩城关,轰炸机发出的隆隆声,掠过我们的头顶。过了一回,带着刺耳声音的歼击机,后来居上,共同飞往战区。当我们完成布置任务后回到驻地已是中午时分。此后不久就有消息从前线传来:我空军正在轰炸敌人阵地,海军正在炮击敌占岛上的火力点,陆军正在抢滩登陆,我军红旗已插上制高点,一江山岛解放啦!随着战争的推进,我的心情也与大家一样,一浪高过一浪,哦们从心底里发出胜利的欢呼,人民解放军万岁!

    战后,部分解放军伤员从海门上岸转院治疗。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人都争相亲睹英雄一面,自发地开展慰问活动。有的扶着伤员的担架,轻声细语,嘘寒问暖:有的争着献上鲜花,表示心意,有的送上鸡蛋、水果等食品,以示慰问。我还亲眼看到,人群中有位姑娘,含着眼泪,掏出手帕为伤员擦去额上的汗珠,抹去脸上的血迹,大家拥拥簇簇把伤员护到医院。过后,一批被俘的国民党军人也在这里上岸。他们列成一条长队,个个低着头,耸拉脑袋,挂着哭丧脸,步履蹒跚地押解过来。其中,有的还裹着纱布,缠着绷带,或柱着拐棍。他们中还有一个奇异现象,出现祖孙兵,年纪最大有五、六十岁,胡子拉腮;小的只有十几岁,稚气未脱,穿在身上的军装几乎拖地,一副狼狈样子,与我们在战争影片所见的镜头毫无差异。围观的群众,都用冷眼审视着他们,似乎在说:这就是为反动派效劳的下场。

    在前支的日日夜夜里,令我心情沉重的日子,是战后的第三天。这天,联勤部的参谋告诉我们,烈士的遗体已运抵海门码头,经百布包裹后,将趁当夜的夜幕入棺安葬。地点在枫山西侧的山坳。人力,区政府已做准备,棺材向周边群众预借。是夜,群众响应政府号召,一呼百应,周边乡村数以百计的大伯大妈将自己的寿材纷纷献出,并按要求停留摆在公路两侧,再由卡车运抵烈士遗体安葬地。我们也驱车到了现场,见到了这么多的战士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与涔着眼泪、默默在挖土掘泥的同志一样,心情沉重、悲痛,也下车抬扛了一会,心情才略见舒畅一点。经过大家的漏夜努力,烈士遗体平安入土长眠地下。

    一江山岛解放,已经五十多年了。成为战争后援重要基地和烈士长眠之地的海门,现已更名为椒江。这里,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现在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飞速发展,高楼林立,道路宽阔,交通便捷,海塘坚固,已呈现现代化城市格局,并正向路桥,黄岩连片的布局发展,是省辖台州市党政首脑机关的所在地,是浙江一个政治经济中心之一。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正在信心百倍的迈向小康社会。再也不会如昔日一样,常遭敌机轰炸而担惊受怕,或常受海浪冲击蒙受灾难。真是今非昔比。现在,人们完全可以无愧地告慰革命烈士,告慰当年参战的指战员:你们的汗,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你们的事业,后人正在继承,正在发扬光大,你们的贡献,你们的功绩,人们铭刻在心,人们将永远怀念你们,纪念你们!

作者:祝光远
来源:《浙江民政》